Company News
Persist in mak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core of improving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continuously increase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cademia, and research,
Strive to break through a batch of key technologies and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with technological strength。

2024-03-16

以往,元宵节一过,农民就得起早贪黑准备春耕了。而今年,莱城区寨里镇公家庄,大王庄镇前卞庄、富岭、李家庄几个村的黎明显得“静悄悄”。这是咋回事?    “俺家5亩地全部流转给了万兴,自己不用种了。这一流转,一年3000元钱稳拿到手。平时在周围村庄打打零工,基地上需要干活时,还能学学人家是咋种地的,两不耽误。”前卞庄村村民玄光荣为记者揭开了谜底。通过土地流转,万兴公司已建成了2500亩的姜蒜标准化种植基地,去年的姜蒜出口额超过了4000万美元,实现了农户和公司的双赢。公司董事长柳建增说:“农产品要走出国门,首先要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种植,哪怕有一户违反了种植要求,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出口。进行土地流转,从根本上打破了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消除了农产品在走出国门中的绿色壁垒。”    土地流转,企业与农户“结亲”    “都是些山地,平时要是雨水充足,还能收点,要是赶上干旱,基本上就不长东西。这下可好了,不用自己种地,每年还能拿到流转金。还可以去基地打工。”寨里镇公家庄村的李荣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平时种玉米、小麦,即使风调雨顺的年份亩纯收入也就300元左右,现在流转出去,不费任何气力,就可多拿一倍的收益,又能从低产出的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放手发展二、三产业。如到基地打工,每个务工人员每月可赚到劳务费1000余元,到生姜收获时,每亩地还可增加务工收入500元,全年每亩地收入达到2100元。 从2006年底,万兴果菜公司与莱城区寨里镇、大王庄镇进行合作,由村级组织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万兴果菜公司再与村级组织签订流转合同,创出了“企业+村级组织+农户”的土地流转新模式,企业建起了2500多亩生姜标准化种植基地,而800多户农民既可获得每亩600多元的土地转让收入,还可在基地打工获得可观的工资收入,村级组织也得到了一定的服务费。  “像万兴这样的大公司在我们村建基地,这是个好事。村民受益,村里也能得到一部分服务费,更重要的是,我们看看人家是怎么种地的,我们也学学。”前卞庄村支部书记尚继明说。 柳建增说,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公司要进行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投入很大。但投入再大,这个基地也得建。建基地,就是要给农户起个示范作用,引导大家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 农场式基地,瓦解“壁垒”的“尚方宝剑” 2月20日,阴历的正月十四,在万兴果菜公司标准化生姜种植基地上,工作人员已开始了前期工作。“把这些都整平了,把原来的一小块一小块地连成一大片,打破了原来一家一户的界线。”工作人员指着眼前大片的土地说道。 万兴果菜公司董事长柳建增说,“这几年,农产品出口生意不好做,主要是欧美、日本等国的标准提高,像日本实行的‘肯定列表制度’,把我们的农产品挡在了外面。别人可以把这个叫‘绿色壁垒’,但对于我们企业来说,绝对不能看成是壁垒,它就是一个标准、一个目标。作为企业,你就应该想办法去达到这个标准,逼着你去想办法。” 万兴果菜公司将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出来,将原来“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改造成为如今的“企业+村级组织+农户”的新模式。柳建增说,许多实践证明,这种新模式是实现农业标准化种植、攻克国外“绿色壁垒”的必由之路。 标准化种植,为农民绘制现代农业“蓝图” “以前种姜都打农药,现在才听说不打农药也能治虫子。”大王庄镇前卞庄村支部书记尚继明是个种姜的老把式了,可听了基地工作人员的讲解后,猛然醒悟。 “生姜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建成,农作物农药残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整个基地是不用农药的,比方说虫子问题,姜农们一季得打好几遍农药,但我们基地使用杀虫灯、诱捕器等物理捕虫方法,甚至直接组织工人去田间捉虫子。” 万兴果菜公司的做法直接影响着周围的村民,标准化种植开始深入人心。“你们知道标准化种植吗?”“知道,就是不用农药,那边墙上都贴着呢!”村里的宣传栏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操作规程》、《农药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目了然。“一般的姜,收购价是1.6元/斤,而农民按照标准化种植出来的姜,我们就按好几倍的价钱收购。这样农民看到了实惠,就会学着去种植。”柳建增说。 “只有引导农民克服传统种植观念,树立现代种植意识,才能进一步发挥传统优势,把姜蒜产业做大做强。”大王庄镇党委书记表示。该镇计划依托万兴果菜公司,扩大示范带动作用,计划在3年内,生姜标准化种植基地辐射区达到16000亩,大蒜标准化种植基地辐射区达到15000亩,全力打造莱芜生姜标准化种植第一镇。